阅读:0
听报道
2012年十月,前民主党籍参议员乔治麦高文(George McGovern)过世了。他曾经在1972年代表民主党竞选总统,那时美国刚经歷六零年代的剧烈政治变动,浓厚自由派倾向的麦高文打造出一个「麦高文联盟」──亦即他的主要支持群体──包括少数族群、高学歷白人和年轻人,白人工人则流失到共和党。结果他输给共和党的现任总统尼克森,並且是美国选举史上最惨烈的败仗之一。
没想到,就在他过世后的一个月,欧巴马实现了「麦高文联盟」当年未竟的梦想。这一次,他们成为美国多数。
在这次选举中,女性支持欧巴马比罗姆尼多出十一个百分点(55% 比44%),而女性在总选民中佔了53%。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支持欧巴马的比罗姆尼多出23% (60% 比 37%),而且他们的投票率比2008年更高。在高学歷群体中,欧巴马也是明显胜出。此外,有百分之五的选民自我认同为同志,而他们之中有76%投给欧巴马。
在拉丁裔选民中,欧巴马拿到约四分之三的选票,比2008年还多出几个百分点,而罗姆尼只拿到27%(2004年小布希却拿到44%)。在亚裔选民中,欧巴马以73%的得票率拿下民主党史无前例的选票,也比上次高出十个百分点。在黑人选民中,他更是狂扫93%的选票。总体来说,非白人选民这次佔全体选民的28% ,上次大选是26%。
相对的,罗姆尼在白人选票中拿到59%,欧巴马是39%,输了二十个百分点(是1984年以来民主党输最多的),而2008年他只输了12个百分点,显然罗姆尼的白人策略是有进展的。然而,白人选票只佔欧巴马联盟的一半左右,而在新一届的眾议会中,民主党议员中首次只有不超过一半的白人议员。
从罗斯福总统的新政以来,民主党塑造了一个以工人为基础、支持国家干预市场的广泛胜选联盟。但到了六零年代,由於民主党推动民权运动,南方白人工人出走到共和党,因为他们认为民主党把他们的资源转移到黑人身上。新政联盟开始瓦解,这也造成麦高文在72年的大败。此后,美国进入了二十多年的保守主义支配期,直到柯林顿由於出身南方,又强调打击犯罪和改革福利,因而贏得两次选举。但小布希不光荣地上台后,共和党又拿回白人选票。
2008年,欧巴马以53%的选票获得胜利,並且成功塑造了一个新的「欧巴马联盟」(Obama Coalition)或者「民主党的多数」(democratic majority),而这个联盟正是当年「麦高文联盟」的主要成员:年轻人、单身女性、非裔美人、拉丁裔、自由派的高学歷人士,以及部分的蓝领阶级。
这个「欧巴马联盟」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人口的结构性变化趋势:亦即美国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越来越不「白」;而不少以往支持共和党的白人郊区由於有越来越多高学歷的专业人士入住,因而开始转向民主党。因此在2002年,就有民主党策士出版一本书叫「正在崛起的民主党多数」(The Emerging Democratic Majority),他们就称这个新的民主党多数是「麦高文的復仇」──只是,这个復仇要等到2008年的欧巴马选举才真正出现。
但是2008是一个特殊歷史时刻:当时小布希声望太低,加上新人欧巴马燃起了许多人的希望,所以欧巴马大胜。但这未必能代表一个民主党的多数联盟已然形成。
08年到2012年,民主党很清楚,获选的策略是白人工人以外的选票不要大输,关键是去针对其他不同族群积极经营选票。而最终在俄亥俄州等地方,由於欧巴马之前拯救汽车工业,而使得许多白人选民转向支持他,或起码不出来投票。
对共和党来说,其选票组成从1960年后期以来一直都是九成是白人。面对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面对一个黑人的总统,他们並不是去爭取少数族裔的支持,反而是要更强调「白化」的策略以巩固白人选票。在这个策略下,2010年的期中国会选举共和党拿到63%的白人工人选票,民主党只有33%,是共和党自1972年有出口民调来最大的胜利。选前民调也显示,白人对欧巴马的支持从2008年的43%掉到2012年十月的37%。所以共和党的白人策略是可能成功的。
但2012选举,以麦高文联盟为基础的「民主党多数」清楚地打败了以中年白人为主的共和党。这是美国政治的新版图吗?而越来越不白的美国,將使这个「民主党的多数」一直掌握优势吗?
当然未必。因为如果不是欧巴马,黑人未必会如此大量而积极支持他。拉丁裔选票也是可以变动的,只要共和党在移民政策上更支持他们──而且共和党不用贏得他们的大多数支持,有百分之四十已经足够。更何况,这次两人在普选的票数上十分接近。
无论如何,「民主党多数」確实正在形成,而他们偏好的自由派价值也將越来越成为多数(如这次有数州公投通过同志婚姻合法化);所以共和党或许可能贏得选举,但是他们必须更往中间走。
民主,毕竟是一场不確定结果的竞爭。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