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有的「人」,没对香港作出任何贡献,却来到狮子山下分我香港人的资源。 医疗、教育、福利… 都应只係属於香港人!」
 
这是一月底香港报纸上刊登的一份广告,广告上的照片是一只巨大的蝗虫,而「蝗虫」是香港一批排外人士批评大陆人的词汇。去年中一首叫做「蝗虫」天下的歌曲,在短短两个月內点击量达三十多万 ,反映了许多香港人对於大陆人的矛盾与焦虑。
而这个矛盾在过去一个月达到新的高峰。
 
先是去年十二月底,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公佈民调结果,显示市民对「香港人」身份认同升至十年新高,对「中国人」身份认同只有百分之十六点六,跌至新低。北京派至香港的中联办宣传文体部部长郝铁川公开批评这个研究不科学、不合理,认为不应让市民在「香港人」及「中国人」身份中作选择,亲共媒体也猛烈批评这项研究不是学术,而是政治,甚至对主持研究计画的学者发动强烈人身攻击,让香港学术界批评这是严重干涉学术自由。
 
一月四日,一名香港市民在尖沙嘴的知名品牌D&G店面门口拍照,被保安驱赶,但该店准许中国旅客在门外及店內拍照,引发上千民眾前往抗议。这场抗议既是关於民眾对於公共空间的使用权,更是香港人对於大陆观光客积累已久的愤怒。一月中,大陆客在地铁车厢吃东西被香港乘客批评,引发双方剧烈爭吵,这又让北大教授孔庆东批评香港人是狗,引起轩然大波,而香港网民发动「反蝗行动」反制,中港矛盾转变为闹剧。
 
这个矛盾当然是这几年累积下来的。香港回归后,与中国的整合產生巨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衝击,如大陆自由行观光客大量涌入改变香港消费地景,投资客炒楼以致楼价高涨,到「双非孕妇」(父母皆非香港人)在港府鼓励下涌入香港產子影响香港医疗资源等等。因此,去年有学生在网路上成立「香港本土力量」,反对大陆新移民获得与香港人同等福利,主张「为香港人发声、捍卫本土文化、保障香港权益」;更激烈的是一首把大陆人形容为蝗虫的歌曲,在短短两个月內点击量达三十多万。今年一月中,香港《明报》一项调查发现,每3个香港人之中,就有1人对自由行產生抗拒情绪。调查又显示,16%表示自己个人有受惠於自由行政策,没有受惠者则有73%;至於对自由行旅客的感觉,30%表示「欢迎」,35%表示「抗拒」,没意见有35%。
 
这个中港的严重衝突一方面是两种文化和价值观的衝突,另方面,更关键的,则是北京的权力和资本的力量在香港的影响力日益扩大,是这两种矛盾使得香港人认为「香港价值」正在流失。
投机资本在香港炒房炒高级品炒旅馆房价,恶化香港原本就严重的贫富不均。而为了赚自由行陆客的钱,香港越来越像一个没个性的消费乐园:街上是更多的珠宝店和时装名店,书店却得从二楼更往上爬。更严重的当然是政治压迫,例如中联办官员和亲共媒体对不同意见的学者展开猛烈人身攻击,让人忧心言论自由空间正一步步缩小。
 
香港人必须区分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衝突应该有更多包容与尊重,对於新移民的加入可以涉及对香港公民权的重新思考,而来港的大陆孕妇问题则是香港人口政策的错误,这都是可以理性討论的,诉诸族群衝突只是製造更多仇恨。
 
北京由上而下对香港的政治和经济影响,才是更大的问题;香港人的自由、公共领域,和政治参与的权利,才是更要捍卫的。而且,唯有確保了公民参与討论与决策的权利,中港互动的各方面政策,才能更有正当性而真正获得香港人民支持。这才是真的香港价值。
 
 
(原文刊於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话题:



0

推荐

张铁志

张铁志

91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台湾知名政治與文化评论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現任香港「號外」雜誌主編。著有《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时代的噪音:从狄伦到U2的抗议之声》,剛出版《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像的权力》。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