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国际政治有什么好玩的呢?

我做政治系本科生时,第一年並不觉得政治学有什么趣味,而国际政治似乎只是报上片段的国际新闻。

逐渐地,我开始觉得探索人类创造过的各种政治经济制度,產生过的各种种政治实践,是个非常迷人的主题。然后,我进入了国际政治背后的逻辑,因为每个国家、地区其实都面临一些共同课题:民主如何可能出现?威权国家为何会崩溃,如何可以维持权力?民族主义的动力是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的影响为何?民主还是威权比较有利於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和民主可能共存吗?恐怖主义的根源为何?为何有些国家內战频繁?国际贸易如何影响国內政治与社会力量的结盟?而在这些繁复的政治现象和政治行动背后,其实有著共同的驱动力:財富、权力或是意识形態。

于是我一路念政治学从本科到博士班,去探索何谓理想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比较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政经制度。但中途我开始尝试另一条路线:用音乐谈政治。作为一个摇滚乐迷,我发现过去五十年,音乐人以各种方式推动歷史、反思时代,从六零年代大家比较熟悉的民谣或摇滚与民权和反战运动的关係,

到如今U2这个摇滚乐队介入如今对於全球化与非洲发展的辩论。

香港知名青年学者沈旭辉则是从电影来谈政治。沈旭辉是牛津大学的国际关係博士,过去几年在香港非常活跃;不但组织了Roundtable智库,在香港和大陆报上写专栏,也主持过广播、电视,现在可能是香港公共领域最活跃的国际政治专家。在学术研究和国际关係时评外,他也对文化和政治有兴趣,並且在最近出版了简体版《国际政治梦工场》作为「一本假正经的电影书,一本不正经的政治书」。

人生如戏,而历史确实如电影。

光是回顾二十世纪的政治歷史,你看到战爭如何摧毁一个个家园(如越战中被美军焚烧的越南村庄),你看到独裁者如何镇压异议者(如拉丁美洲广场上的消失者),你看到街头上人们的激情吶喊(如89年的东欧街头或者1986年的菲律宾),你看到那些丛林中的武力枪砲对峙或者国会里的两党议员和平对骂。甚至,你看到了绝对难以想像到画面:飞机撞上两栋世界最著名的高楼,而全世界人们一起看著那两栋高楼倒下,然后微小的人影跳出窗外……

这些你记忆中的画面,不正彷彿一部部高度戏剧性的电影画面?我们甚至会不禁怀疑起这些记忆是我们看过真实的歷史照片,还是其实都是电影剧照?

这个虚构与真实的交错,正是这本融合电影与政治的书迷人之处。

本书是带领读者从虚构透视真实,並让读者真正穿梭「古今中外」。开卷第一篇就是讲述公元前三百七十年的电影「墨子」,接著是公元九百年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然后是日本、印度、墨西哥、波兰、埃及、以色列、阿根廷、美国:地球上几乎很少被他遗落的角落。在每一篇文章中,作者都展现出惊人的电影与政治知识,尤其他写作风格生动,真正达到深入浅出。

然而在本书中,这些电影多半只是作者的一个引子,而不是他关注焦点。他更多地是討论影片所涉及的政治歷史背景,而很少討论创作者的理念,如导演在作品背后的政治企图,毕竟导演们拍摄这些政治题材的原因除了娱乐效果,也可能有其在特定时空下的政治意涵。另方面,这些电影都是某个时代的產物,是被当时的政治环境所形塑,所以电影呈现的方式也透露出能让我们解读政治的线索。无论如何,这些电影的所传递出的政治讯息,都是创作者的理念和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互动的结果。

更有趣的问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国际政治事件,乃是三十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过去十年的中国崛起及其与世界关係的改变。但本书並未触及此一问题。这或许不是作者的问题,但问题是,到底那一部电影最適合討论这个可能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呢?

南方都市报 2010-12-12

话题:



0

推荐

张铁志

张铁志

91篇文章 9年前更新

台湾知名政治與文化评论家,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候选人,現任香港「號外」雜誌主編。著有《声音与愤怒:摇滚乐可以改变世界吗?》、《时代的噪音:从狄伦到U2的抗议之声》,剛出版《时代正在改变:民主、市场与想像的权力》。

文章